武汉热干面是湖北武汉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为中国五大名面之一(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也是武汉人“过早”(吃早餐)的首选美食,深受本地人和游客喜爱。
起源与发展
关于热干面的起源,有一则经典典故: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食贩李包因天气炎热,剩面未卖完,怕变质便将其煮熟沥干,不小心碰倒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只好拌匀晾放。次日,他将拌油的熟面条稍烫,加入凉粉用的调料,香气四溢,有人问起便脱口而出“热干面”,从此专卖此面,逐渐流传。
后来,武汉黄陂人蔡明伟改进了制作工艺——通过“掸面”(将面煮至七八成熟,快速降温并均匀抹油)加快出货量,并灵机一动将芝麻酱加入面中,经过多次调试,推出更完善的热干面。1950年工商登记时,“热干面”正式定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蔡明伟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蔡林记”面馆,生意火爆,成为武汉经营热干面的知名老字号。
特点与做法
武汉热干面的核心特点在于“劲道”与“酱香”:
面条:采用碱水面,煮后色泽黄而油润,口感劲道爽口,是热干面的基础。
灵魂调料:芝麻酱是热干面的“灵魂”,选用优质芝麻研磨成细腻醇厚的酱,再加入香油、酱油、萝卜丁、酸豆角等配料,香气浓郁,层次丰富。
做法:通常将面条水煮后捞起,淋上芝麻酱等调料拌匀即可,因热量较高,常作为主食或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能量。
文化意义
热干面是武汉的“美食名片”,承载着武汉人的情感记忆。武汉人对热干面有深厚感情,“过早”吃一碗热干面是许多人的日常习惯;外地人来武汉,必尝此味,认为“没吃热干面就不算到过武汉”。作为武汉的代表性小吃,热干面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