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1回复

[猎奇]1949年,一蒙古奴隶找到我军,坦言:我是失踪了12年的红军营长 [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617
金币
75974
道行
38009
原创
2566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7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06



1949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一个穿着破旧衣衫的蒙古奴隶找到驻守在西宁的解放军,并用流利的蒙古话急切地表示:“我是红军营长!”



大家都感到十分疑惑:一个只会说蒙古语的人,怎么会是红军的营长?如果真是营长,怎么又变成了蒙古奴隶呢?这一切的谜团,最终随着这位蒙古奴隶的故事被揭开。 这位蒙古奴隶叫廖永和,而他与红军的故事,得追溯到1917年。



廖永和出生在安徽金寨的一个普通家庭。家境贫困,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从小就目睹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廖永和深知,要改变这一切,必须采取行动。他决定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百姓争取更好的生活。12岁那年,他便加入了儿童团,年纪尚小的他,已经立下了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儿童团锻炼了两年后,廖永和正式加入了工农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手中有了武器,开始经历枪林弹雨。年仅14岁的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成为父母担忧的焦点。尽管如此,他们也为廖永和的勇气感到骄傲,因为像他这样早早投身革命的孩子并不多见。



廖永和在红军中一直坚守理想,时刻记得自己要改变社会的信念。每一场战斗,他都拼尽全力,总是冲在最前方,成为队伍中的标杆。由于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廖永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逐渐晋升为班长、连长,最终成为了营长。 即便当了营长,廖永和依旧带领着战士们冲锋在前,战斗中的每一次勇猛表现,都激励着身边的战友们。然而,英勇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廖永和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西征中,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带领队员们击败敌人。然而,每一次的冲锋,他的身上都会留下伤痕。即使这样,他依旧顽强地坚持着,嘴里不断说着:“我不会死,我要站起来继续杀敌!”



廖永和的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不仅鼓舞了士气,也让他的战友们为他捏把汗,时常劝他不要太拼命,但廖永和总是笑着说:“战斗就是这样,不能退缩!”无论怎样,他从未改变过这个坚定的信念。



然而,战局并不总是顺利。1949年,发生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位蒙古奴隶自称是失踪了12年的红军营长,他正是廖永和。



这段经历要追溯到1937年1月,当时廖永和的部队与敌人交战,廖永和依旧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可在一场战斗中,廖永和不幸受伤,右腿伤势严重,行动变得不便。在接下来的撤退过程中,由于腿脚不便,他没能跟上队伍,独自一人艰难跋涉,努力寻找与队伍汇合的机会。 然而,现实很残酷。廖永和虽然不断追赶,但始终没能找到大部队。他在荒漠中与其他掉队的伤员汇合,组成了一个小队。这些伤员队伍慢慢壮大,最终成了一个西征小分队。廖永和成为了这个小队的队长,带领大家努力前行。



但是,队伍里大多数成员都身受重伤,行进缓慢,追赶大部队的希望逐渐渺茫。大家开始怀疑,是否能够再与大部队会合?廖永和坚定地鼓励他们:“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与大部队汇合!”



然而,物资匮乏和荒漠的严酷环境让他们的生存变得极为艰难。他们只能依靠野草和兽骨填饱肚子,艰难度日。就在一晚,他们在山洞里暂时休息时,突然遭到土匪袭击,廖永和被打伤昏迷,失去了知觉。八天后,他才终于醒来,但伤势依旧严重,无法继续跟随队伍。



为了不拖累队伍,廖永和决定让队友继续前进,自己则孤身留在山洞中。正当他决定放弃一切时,队伍中唯一未受伤的战士折返回来照顾他。



经过数日照顾,廖永和的伤势终于有所好转。一天,两名蒙古人出现在山洞前,他们并未显露敌意,反而友好地与廖永和和战士交谈,并提供了食物。通过交流,廖永和得知他们是蒙古部落的居民——江西力和他的儿子尼玛。



在江西力的帮助下,廖永和和战士得以在蒙古包中暂时休养。随着时间推移,廖永和渐渐发现,他和战士其实被当成了部落的奴隶。江西力的丈夫虽然对他们不好,但江西力始终对他们宽厚,然而,廖永和仍然不得不在艰苦的条件下劳作。



直到一次哈萨克部落袭击了他们的蒙古部落,廖永和趁机逃脱,重新获得了自由。但他依然心心念念着大部队,决定寻找归队的机会。



他花了六年时间寻找消息,甚至在这期间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最终,当他得知西宁解放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前往那里,决心重新回到革命队伍。



由于长期生活在蒙古部落,廖永和的汉语早已生疏,到西宁时,他只能用蒙古语与人交流。虽然没有人理解他说的话,但解放军的军官依然耐心地为他找来了翻译。最终,廖永和通过提供准确的红军内部信息,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失踪多年的红军营长。



经过12年的风雨,廖永和终于成功回到了大部队,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无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廖永和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他那一抹红色的理想,依旧深深埋藏在心中。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3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6178
金币
568088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4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40
廖永和的红军岁月

早年经历与加入红军

廖永和,一个名字背后藏着一段传奇故事。他出生于1917年,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境的贫寒让他从小便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动因。12岁时,廖永和加入了儿童团,两年后,正式成为工农红军的一员。在红军中,他表现出色,从一名普通士兵迅速晋升为班长、连长,最终成为了一名营长。

西征与失踪

1937年,廖永和作为红军西路军的一员,参与了打通国际路线的战斗。在倪家营子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遭受重创,廖永和也在战斗中负伤。在撤退过程中,他与大部队失散,被当地蒙古族妇女江西力发现并收留。然而,好景不长,廖永和成为了江西力家的奴隶,开始了长达12年的奴隶生涯。

奴隶生活与逃脱

在蒙古族家庭中,廖永和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白天放羊,晚上学习蒙古语,逐渐忘记了汉语。1942年,他趁乱逃脱,开始了寻找红军队伍的艰难旅程。1949年,廖永和终于来到了西宁,找到了解放军,用蒙古语表达了自己是红军营长的身份。

回归红军队伍

廖永和的回归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的故事被翻译成汉语,证实了他确实是失踪多年的红军营长。1950年,廖永和重新回到了红军队伍,成为了中国共 产 党的光荣一员。他的经历,成为了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3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