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进展及规划如下,结合余承东近期公开表态综合分析:
一、华为L3自动驾驶技术商用规划
2025年试点商用
在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明确表示:华为今年启动L3级自动驾驶试点商用,同步开展L4级技术测试。目标在2026年实现L3规模化推广。
技术能力已就绪
余承东在发布会中强调,华为已具备成熟的L3技术能力。其系统设计包含多重安全保障机制,例如:
自动紧急响应:车辆可自主靠边停车;
主动唤醒功能:通过收紧安全带、启动座椅按摩等方式提醒驾驶员接管。
二、“边开车边睡觉”的背景与争议
事件起因
2025年5月,余承东被拍到驾驶时“低头近20秒”,引发“开车睡觉”质疑。他后续澄清:
当时处于L2辅助驾驶状态,因“无事可做”而低头看手机;
已主动接受交通处罚(扣3分、罚款)。
呼吁法规落地
余承东借此事件呼吁加速L3法规制定:
“我们期待L3法规出台,让用户可合法在车内休息或处理事务。若系统监测到风险,车辆将自动介入并唤醒驾驶员。”
三、L3技术的实际价值与用户场景
驾驶体验升级
用户实测反馈:开启智驾后,单程5-6小时的长途出行疲劳感大幅降低,生活半径显著扩大。
余承东本人案例:其专职司机因智驾系统“失业”,日常通勤完全依赖自动驾驶5。
行业意
L3试点标志着责任主体从驾驶员转向车企,需配套法规明确事故权责划分。
四、落地时间表与挑战
阶段 内容 关键挑战
2025年 L3试点商用,L4路测启动 法规滞后、道路场景适配
2026年 L3规模化推广 系统冗余安全验证
长期目标 实现“车内自由时间”场景 公众信任建立
注:余承东直言:“我拥抱L3的到来,这样大家真能在路上安心休息。”
总结:华为L3技术已具备商用能力,2025年试点将重点验证系统可靠性及法规适配性。“开车睡觉”愿景需满足两大前提:法规明确责任边界 + 技术通过大规模场景验证。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将成为推广进程中的隐形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