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ybzxw |
2025-11-27 08:48 |
今日养生点评: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科学防护与日常调理双管齐下 一、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的核心防护策略:筑牢免疫力防线 您提到的“保持良好作息、适当体力活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等要点,完全契合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的科学防护理念。结合近期健康资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化理解: 1. 增强体质是根本 - 均衡饮食:正如国家卫健委强调,合理营养是提升免疫力的关键。应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鱼、肉、蛋、奶),以及全谷物和豆制品。山药、梨、藕、百合等白色食物及润肺食材可重点食用,有助于滋养肺脏,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 - 充足睡眠:成年人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更多。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尤其是凌晨1-3点(丑时)为肺经经气最旺之时,熬夜会对肺造成极大伤害,间接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 - 适度运动:秋冬季节并非要停止运动,而是选择温和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大汗淋漓,以防耗伤阳气。深呼吸练习(一呼一吸6.4秒)和背部叩击(如敲肺俞穴)也是简单有效的养肺方法。 2. 日常习惯是关键 - 注意保暖与通风:气温骤降时及时添衣,避免受凉。每日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降低病原体浓度。正如专家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能有效减少呼吸道传染病风险”。 - 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疲劳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工作学习之余适当放松,保证规律作息,是维持免疫力的基础。 二、搓手养生:简单动作激活经络,通畅气血 您提到“人手上有很多穴位,如少府穴、合谷穴、少商穴、劳宫穴等,经常搓手有利于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有通畅气血的效果”,这一观点非常实用且具有传统医学智慧。 1. 手部穴位的养生作用 -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被誉为“万能穴”,可疏风解表、清热利咽,对感冒初期的头痛、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 - 劳宫穴(手掌心横纹中,握拳时中指尖下):属心包经,可清心火、安心神,搓热后有助于改善手部血液循环。 - 少商穴(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属肺经井穴,可宣肺泄热、利咽开音,对咳嗽、咽喉肿痛有一定调理作用。 - 少府穴(手掌心,第四、五掌骨之间):属心经荥穴,可清心泻火、通经活络。 2. 正确搓手方法与益处 - 双手互搓: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发热,再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最后按摩迎香穴20次。这种方法不仅能刺激手部穴位,还能直接作用于面部经络,增强鼻腔和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 掌心对搓: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摩擦,直至发热。这能快速激活劳宫穴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至四肢末端,改善手部冰凉,并通过经络传导影响全身气血畅通。 - 握拳与伸展:交替做握拳和伸展手指的动作,可拉伸手部筋脉,刺激各穴位,缓解手部疲劳。 三、综合建议:将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1. 养肺黄金时段利用:凌晨3-5点为肺经当令,可尝试吸入水蒸汽法(热水杯对准鼻子吸气10分钟/次),早晚各一次,滋润肺脏。同时配合“呬”字功(古代六字诀之一),通过呼气发声养肺气。 2. 个人卫生不松懈: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场所)、不随地吐痰。这些简单措施能有效阻断呼吸道传染病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3. 情绪调节很重要:“悲忧伤肺”,保持乐观心态,多笑能宣肺养肺。避免长期焦虑、抑郁,通过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疏导情绪。 总结 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流感、支原体肺炎等),您的养生建议既涵盖了现代医学强调的“增强免疫力”核心原则,也融入了传统中医“穴位刺激”“经络通畅”的智慧。两者结合,形成了“内外兼修”的防护体系。通过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来“固本培元”,辅以搓手等简易手法“疏通经络”,我们能更有效地抵御呼吸道疾病的侵袭。记住,在这个季节,“小细节决定大健康”,将这些习惯融入日常,便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呵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