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袭人端给黛玉的茶,薛宝钗为什么先抢来漱口,剩下的才给黛玉喝?[3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袭人端给黛玉的茶,薛宝钗为什么先抢来漱口,剩下的才给黛玉喝?[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7-07 10:08

书中第二十五回,黛玉去看望受伤的宝玉时,王熙凤问她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好不好喝。
黛玉还没回答,宝玉说:“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宝钗跟着说:“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
听了这两人的话,凤姐有点下不来台,也只好自嘲说了一句:“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
此时,林黛玉却很懂事的说:“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还说要打发丫头再到凤姐处取些来。
茶好不好吃不知道,但黛玉能适时维护凤姐的面子,这点就比宝钗强。不管怎样,那都是凤姐送的,是凤姐的一番心意,直接一张口就说不好,这让送礼的人很尴尬的。
宝玉是自己人,他平时和凤姐熟,又是贾府凤凰般的存在,他这样说也就算了。而宝钗一个客人,主子送东西给她是给她体面,她还嫌三嫌四的,极为无礼。
黛玉的话让凤姐挽回了面子,凤姐平时与黛玉的关系也很好,说话间凤姐打趣了黛玉一句:“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吃茶”在古代婚俗中,象征着女子接受婚约。凤姐此话便是戏谑黛玉与宝玉的关系,调侃她应成为贾家的媳妇。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凤姐可能是说者无心,只是打趣黛玉,并无讽刺宝钗的意思。但宝钗却听者有意,凤姐的话让她像卡了一根刺般难受,她受刺激了。
宝钗为什么受刺激?因为她也吃了贾家的茶,她也是贾府的表小姐。可是凤姐却只对黛玉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明明眼前两位表小姐,都吃了贾府的茶。而凤姐这样嘴巧的人,明知薛钗也吃了茶叶,却只向黛玉开这样的玩笑。她置宝钗于何地了?
更要命的是接下来凤姐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哪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这句话换个意思来看,就是嘲弄宝钗的出身,薛家的门第、根基、家私,哪一样都配不上贾府,也就是宝钗配不上宝玉。
凤姐或许有,也或许没有这个意思,但宝钗自己心中有鬼,自然会认为凤姐在讽刺她。
凤姐就算真的讽刺她,也没什么不对。毕竟宝玉是贾府的金凤凰,他能说的话却不代表薛宝钗也能说。宝钗虽然每天早中晚跑宝玉卧室打卡,但这并不能代表她就是宝二奶奶。
宝玉和自己的亲嫂子说话可以不太注意,可是宝钗不能也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也可以不注意教养。当然宝钗无礼归无礼,凤姐一般也不与她起冲突,毕竟王夫人的关系还在那里。
但凤姐似无心又似有心的一句玩笑话,却让宝钗狠狠记住了。
后来宝玉凤姐着了魔怔,几乎没了性命。待到他俩终于有了起色时,黛玉忍不住念了一句佛。
宝钗听了马上嘲笑黛玉:
“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这种时候,不只是黛玉,其他人应该也都是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也在默默念佛吧。但宝钗却硬要将黛玉对宝玉凤姐的担心,曲解成黛玉念佛是求姻缘。
凤姐宝玉刚经历过性命攸关的时刻,这种场合下,宝钗的话真的一点都不好笑,所以她的话一出口便冷场了,在座无一人发笑。
为什么大家都不笑,因为这不叫幽默。其实他们都清楚这话说得很低级,只是礼貌原因也不好当面反驳她,所以大家干脆都沉默了。黛玉也只啐一口就完了,并没有和她计较。
这话若是反过来,由黛玉这样说宝钗,那不得了,宝姐姐可不会轻易饶了她。
宝玉说一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宝钗便马上勃然大怒,迁怒骂靛儿,又讥讽宝黛才懂得“负荆请罪”,甚至第二天还对宝玉冷着脸。



宝姐姐遵循的原则是,她说别人可以,别人说她不行。
凤姐那天和林妹妹说的“吃了贾家的茶,要当贾家的媳妇”这话,俨然成了宝钗的心结。
到了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饭后憨湘云醉卧芍药裀,而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此时袭人端了两杯茶过来,宝玉拿了一钟。
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


宝钗这做法是大家小姐所为?不渴却要漱口?漱口也不是不可以,但正常应该让黛玉先喝了她再漱吧。
可她不,她一把抢过去先喝了一口,再将剩下的半杯塞黛玉手里。哪有让人喝她漱口剩下的茶的?
宝钗此举,为的还是凤姐那句戏言呢。“吃了贾家的茶,怎么还不做贾家的媳妇?”她心中恨恨的,要黛玉喝她的漱口水。
她这行为,袭人见了都觉得不合适。
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黛玉的做法,她接过宝钗的漱口剩水,一饮而尽。黛玉没有生气,并且还很体贴的给宝钗找了个理由,夸她想的周到。
黛玉喝了这茶,是黛玉的家教和修养。
相比之下,宝钗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礼吗?文中没说,但估计不会。宝姐姐一向好为人师,自认为自己博览群书,无所不知,对于别人的客气话,想来是理所当然地照单全收的。






姜谷粉丝 2025-07-07 10:10
关于《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薛宝钗抢先饮用袭人端给林黛玉的茶并漱口后转递的情节,结合搜索结果中的多重解读,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原因:

一、象征宝黛钗姻缘纠葛的命运隐喻
茶礼的婚姻寓意
古代茶为婚姻礼仪的重要象征(定亲、成婚均需敬茶)。袭人最初端两杯茶予宝黛,暗示木石前盟的姻缘;而宝玉取走一杯后,剩余一杯被宝钗“分羹”,预示金玉良姻对宝黛姻缘的介入。
“半杯残茶”的隐喻
宝钗先饮一口漱口,剩余半杯递予黛玉,暗合判词“终身误”中“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命运:黛玉代表爱情(少年),宝钗象征婚姻(成年),二人共同构成贾宝玉的情感纠葛。
二、现实情境的行为逻辑
钗黛和解后的亲密互动
此前“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已使二人冰释前嫌,共用一杯茶体现姐妹情谊。宝钗只需一口漱口,黛玉需解渴,按礼节应由宝钗先饮少量,余茶再予黛玉。
化解尴尬的社交策略
袭人面对一杯茶难以分配,宝钗借“漱口”为由轻描淡写化解窘境,避免黛玉独饮而冷落自己的尴尬,同时展示其对场面的掌控力。
三、人物性格的深层映射
宝钗的“征服欲”与身份确认
部分解读认为,宝钗刻意抢占本属黛玉的茶,是为彰显自己在贾府地位提升(收服湘云、探春等人后,借压制黛玉证明影响力),暴露其隐性的功利心。
黛玉的成长与气度
素有洁癖的黛玉坦然饮下残茶,并以“大夫不许多喝茶”为由缓和气氛,展现其从“小性儿”到包容大气的转变。此举既维护钗黛情谊,亦体现贵族教养。
四、袭人立场的微妙性
袭人端茶本为讨好宝黛(潜在主子),但见钗黛同处时以“谁渴谁先饮”推诿,暴露其圆滑世故。宝钗抢先接茶,实为替袭人解围,也暗示袭人对“金玉派”的依附。
总结:曹雪芹的草蛇灰线手法
此情节是多重意图的交织:

表层面:展现金兰姐妹的日常互动与礼仪细节;
深层面:以“一杯茶”预演宝玉、宝钗、黛玉三人的姻缘结局(黛死钗嫁),呼应太虚幻境的命运簿册;
人性层面:宝钗的“无情动人”(牡丹花签)与黛玉的“质本洁来”在此碰撞,凸显二人本质迥异却命运相缠的悲剧性

没脸见人 2025-07-07 12:47
缺乏礼仪和教养。

zhdf 2025-07-08 15:17
没脸见人:缺乏礼仪和教养。 (2025-07-07 12:47) 

我感觉就是小孩之间的玩闹而已。


查看完整版本: [-- 袭人端给黛玉的茶,薛宝钗为什么先抢来漱口,剩下的才给黛玉喝?[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