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25 12:11 |
折足雁》酒令伏笔之一 贾宝玉生日,众人齐聚红香圃宴饮,席间行酒令游戏。书中记载,史湘云猜拳赢了贾宝玉,随即提出一个颇具难度的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总共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贾宝玉一时难住,林黛玉便替他解围:
“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说得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穰,说出酒底:“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林黛玉作的这支《折足雁》酒令,讲述的是一只折足离群的孤雁,独自面对未知凶险环境的境况,表现的主题是生离也可能是死别。这支酒令上承李商隐在“留得残荷听雨声”所谶的离别之意,下启“芙蓉花签”关联的昭君出塞典故,为林黛玉的未来作伏笔。 那么,该如何解读林黛玉的这首《折足雁》酒令呢?关键要从酒令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她自身的经历入手。 “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符合“一句古文”的要求。表意是归巢的野鸭在黄昏中飞去,隐含落霞与孤鹜相伴的意蕴。巧的是,大观园中也有“落霞”与“孤鹜”所谶之人。 “落霞”,由贾母讲述的史家枕霞阁,能联想到史湘云的别号枕霞旧友;而“孤鹜”,从贾母赐给薛宝琴的凫靥裘可隐喻为薛宝钗。凫与鹜都指野鸭子。此前薛宝琴所作的《咏红梅花得花字》,也有类似影射之句:“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若将两者结合,似乎预示着未来贾宝玉离家出家后,薛宝钗将与史湘云姊妹相伴到老,后文讲到薛宝钗时再细说。 “风急江天过雁哀” 原诗出处不详,一般认为是林黛玉改自陆游《寒夕》诗中的“风急江天无过雁”。描绘的是风高浪急的江上,忽然传来孤雁的哀鸣。此句算是为“折足雁”出场铺垫“前因”。 若此句确实是林黛玉修改自陆游诗,就如同之前修改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一样,是借诗人的经历隐喻自身故事。 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爱情遭玉真公主棒打鸳鸯的传说,和《钗头凤》中陆游与唐琬遭陆母拆散如出一辙。“风急江天过雁哀”,不排除是以《钗头凤》的故事,隐喻未来木石姻缘遭王夫人反对而分崩离析,林黛玉将像唐琬一般被迫离去,如同离群的折足之雁。 如此,“折足雁”酒令就与典出《雁》诗,且被贾元春认为“花溆即可,又何必蓼汀”的“蓼汀”相呼应,证实木石姻缘被拆散、林黛玉被迫离开贾家的原因之一,源于王夫人、贾元春母女的反对立场。 此外,雁在古时常被作为男女忠贞之情的象征。雁发出哀鸣,往往是在掉队、受伤或失去伴侣之时。元代著名词人元好问曾作过一首传颂千古的《雁丘词》,就记录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大雁故事: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风急江天过雁哀”,与《雁丘词》所记“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的情景何其相似?既表明林黛玉与贾宝玉被拆散之苦,又写出林黛玉离去必死之情,总归是有情人不得眷属的悲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 “折足雁”是骨牌名,出自《宣和牌谱》中的“折脚雁”牌。有观点认为它是“大刀九”,由六个绿点和三个红点排列而成,形状像雁和雁脚;但也有反对观点,认为是清代学者马益所著《重订宣和谱牙牌汇集》记载的“鸿宾中弹”牌,以鹅牌指代大雁,以二点取代三点,少的一点寓意折足,与后面“鸿雁来宾”相呼应。 有趣的是,马益是清代雍乾时期的人,与《红楼梦》的成书时代大致相同。而且他还作有一部杂剧《西征记》,讲述大宋年间,秃爪龙造反,皇帝命令骨嫠子挂帅西征,而秃爪龙帐下先锋官的名字就叫瘸脚雁。 倘若曹雪芹引用了《重订宣和谱牙牌汇集》的“折足雁”骨牌,或许也会借鉴《西征记》的故事。毕竟当晚林黛玉掣得的“芙蓉花签”,就是昭君出塞的典故。王昭君为国被赐婚远嫁匈奴,何尝不也是女儿“西征”的悲壮?所以,这句点题的“却是一只折足雁”,应当也是在交代林黛玉被迫离开贾家的“前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