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文房四宝之外的第五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纸、砚、笔、墨,是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除了这四宝之外,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文房用具——水盂,也被誉为文房第五宝。
水盂的功能与历史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水注,主要用于存水,以便给砚池加水。这种文房用具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历史悠久。水盂的形制多样,没有固定的标准,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水盂的形制与材质
水盂通常小巧玲珑,形制多样。我喜欢圆形的水盂,因为它们与水滴的形状相似,显得更加圆润和谐。水盂的材质种类繁多,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水盂,包括陶土、瓷器、玉石、水晶、玳瑁、漆器、玛瑙、竹木、铜等。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铜质的水盂。
我的水盂收藏
在我的收藏中,有三个非铜质的水盂尤为特别:
1. 水晶水盂:这是一个腰果形的水晶水盂,由天然水晶打磨而成,晶莹剔透。
2. 景泰蓝水盂:这是我家传的一件景泰蓝水盂,其纹饰如同抽象的浪花,非常独特。
3. 瓷质水盂:这是我十多年前在古玩市场遇到的一只清代梯形水盂。它两面是白地青花,另两面绘有人物图案,非常雅致。当时我以100元的价格购得。
此外,我还收藏了十多个铜质水盂。其中一个红铜水盂上有“鄞文”二字的底款,我之所以购买它,是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包浆,花了220元。另一个刻有龙纹和“张顺兴号”底款的水盂花费了我500元。张顺兴号是一家成立于道光二十七年的作坊,专门制作各种刻刀,1949年后被合并。
水盂勺的艺术
古时候文人的水盂不仅考究,与之配套的水盂勺也非常讲究。这些勺子有鹅头、雁头、龙头、灵芝头等多种形状。我有两个水盂勺,一个是素的,没有任何纹饰,勺柄呈S形;另一个是猴头形状的银质勺子。
水盂的文化价值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非常重视文房用具。虽然水盂是实用器,但放在书桌和博古架上观赏时,却能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它与砚石相伴,和文人相对,体现了雅致的审美情趣。
我自知不够温文尔雅,但收藏这些水盂让我感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每当看到这些关在玻璃橱里的水盂,我都会想起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正如古人所说:“吸来井抵一口水”,这些水盂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了我的情感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