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汽车选购]负债200亿威马9月复产,背后金主是来圈地还是造车?[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652
金币
29060
道行
38009
原创
2416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0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曾被誉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在沉寂许久后,于近日通过其官方渠道发布了《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将在9月恢复生产EX5和E5车型。这一消息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威马曾经辉煌如今落魄的戏剧性转折,更因为其背后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残酷竞争格局。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威马汽车的新股东和重整投资人,已经依据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全面接管运营。根据2025年4月3日的法院裁定,威马四家核心企业的重整计划获批准,并终止了实质合并重整程序。这一司法程序为威马的复产提供了法律基础,但也让人不禁思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威马汽车能否真正实现重生?

复产计划与债务清偿

回顾威马汽车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从巅峰跌入谷底。2015年,沈晖凭借其在汽车行业的深厚积累和对新能源汽车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创立了威马汽车。创立之初,威马就展现出非凡的发展决心和行动力,组建了一支超过600人的专业团队,成员分布在德国、上海、北京、成都等地。2018年,威马首款SUV车型EX5量产上市,以其亲民的价格、实用的配置和可观的续航能力,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2021年,威马的销量达到约4.4万辆,其中EX5车型销量为25597辆,约占总销量的58%。然而,好景不长,曾经风光无限的威马汽车在短短几年间陷入了重重困境。



而威马汽车的新股东也制定了明确的三阶段发展目标。2025年至2026年被定为复兴阶段,计划在9月复产EX5和E5车型,确保年内实现产销1万辆,并争取达到2万辆的目标。这个目标看似保守,但对于一个停产已久、品牌形象受损的企业来说,仍具有相当挑战性。与此同时,公司还计划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海外市场。到2026年,威马期望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预计收入近百亿元,创造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这样的规划显示出新股东对威马未来发展的信心,但也让人怀疑是否过于乐观。



在债务处理方面,重整计划明确了对普通债权的清偿安排。债权金额在15万元及以下的债权人,将在计划批准后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超过15万元的部分,则通过信托受益权受偿。这一安排为缓解供应商担忧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威马汽车的负债总额高达203.67亿元,而资产仅为39.88亿元,严重资不抵债。这种情况下,债务清偿的实际执行情况还有待观察。许多供应商对威马的承诺仍持谨慎态度,毕竟此前威马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问题相当严重。

温州市政府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协调本地供应链资源与历史问题解决,并在融资、信用修复、政策补贴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多项扶持措施。政府层面的支持为威马复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政策保障。当地政府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因为威马汽车曾经是温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其存续关系到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但是,政府的支持能否真正化解威马面临的市场挑战,仍需时间检验。

新股东的背后仍是宝能?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威马的新股东,成立于2023年,与宝能系存在明显关联。公开信息显示,翔飞汽车法人代表同时担任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的实控人。这种关联引发了业内对威马未来发展的担忧。宝能集团自身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据统计,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过50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也超过120亿元。这样的背景让人不禁怀疑新股东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行业经验来拯救威马。



这不是宝能第一次进军汽车领域。几年前宝能收购观致汽车,最终以观致退市告终。观致汽车曾经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品牌,但在宝能接手后并未获得重生,反而每况愈下。这段历史让人对宝能系运营汽车企业的能力产生质疑。有分析认为,宝能系通过翔飞这个"白手套"接手威马,既能获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土地资源,又能避开自身债务和口碑问题。但这种操作手法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威马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威马汽车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品牌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的恢复。在过去几年中,威马经历了欠薪、停产、经销商退网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担忧,要重新赢得市场信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新股东是否意识到这些挑战的严重性,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都是未知数。

出海或是最佳选择

威马计划复产的EX5和E5车型,在技术层面上的竞争力已经稍显不足了。在续航里程方面,许多竞品车型的续航即将突破1000公里,而威马部分车型的续航仍在500-600公里左右徘徊。这种技术差距不是短期内能够弥补的,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积累。



在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极度拥挤的环境下,这些车型可能只能走低价路线。据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共有51个新能源品牌在售,其中近半数品牌月销量低于3000辆。202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计实现27%的增长,销量达到1570万辆,但竞争将更加激烈。威马不仅要面对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的竞争,还要应对华为问界、小米汽车等新玩家的挑战。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威马想要重新获得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

威马计划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出口占比预计达30%。这个出海战略看似合理,但同样面临挑战。东南亚和中东市场虽然竞争相对较小,但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产品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威马将面临零跑汽车等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零跑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已成功进入23个国际市场,建立了超过55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相比之下,威马的海外拓展能力还有待验证。

威马要实现2025年年产销1万到2万台的目标,最大的希望可能确实在于低价策略和出海发展。但海外市场并非蓝海,竞争也在日趋激烈。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威马作为后来者,需要找到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才可能脱颖而出。

“老”势力、新势力加入,市场还得卷?

自2023年起,高合、威马、极越等新势力车企接连出现经营困难。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负债157亿元无人接手,极越汽车售后被迫转交领克网络,部分车主维修需依赖报废车拆解配件。这些案例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残酷淘汰赛已经开始。



哪吒汽车的发展历程尤其令人唏嘘。在2022年以15.2万辆的交付量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但因过度依赖低端车型,毛利率跌至负值。2023年其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2024年6月正式进入破产重整。2025年8月,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因5.7万余元的展览合同纠纷未履行义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据统计,自2024年起,哪吒汽车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总额已超过60亿元。这些数字反映出新势力车企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



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企仅存10-12家。当前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正以月为单位递增,未来车企们倒闭将是常态,获救才是奇迹。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威马的复活之路显得更加艰难。有互联网分析师表示,蔚来、理想、小鹏等企业拼命发展,没有错过一天时间,到现在还面临很大竞争压力。而威马汽车这两三年时间基本上都浪费了,其规划的销量目标可能过于乐观。威马的品牌已经成为一个负资产,即使将来换个名字,想要追回过去几年失去的市场份额,难度太大。



目前威马在温州基地的生产线正在逐步恢复,EX5和E5车型的零部件陆续到货。然而,与2022年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变得更加激烈。当时威马还有一定的市场存在感,如今则需面对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的全面转型,以及华为问界、小米汽车等新玩家的强势入场。新股东的接手可能为威马带来一线生机,但双方都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和信任危机。

车叔总结

在整个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威马的故事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最终结局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行业发展的思考。无论是威马,还是其他新势力车企,都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对于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或许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稳妥退出市场,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员工和供应商的利益,而不是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复活梦想。

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竞争异常激烈,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创新。任何急功近利或者投机取巧的做法都难以获得长期成功。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车企,才能在这场行业洗牌中笑到最后。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冰封地狱

UID: 328069

发帖
1150
金币
19
道行
145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7
最后登录: 2025-09-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听说哪吒已经倒弊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