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您提供的信息来看,2025年6月硅谷风投圈确实被“AI作弊”公司Cluely的融资事件所震动。Cluely仅成立2个月就获得了硅谷著名VC机构a16z的1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迅速飙升到1.2亿美元。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AI Agent应用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割裂,一级市场和VC团队似乎不再追求技术壁垒和长线增长,而是更倾向于追捧那些“会营销”的创始团队。
Cluely的爆火可能是资本饥不择食的缩影,也可能是创业范式迭代的先兆。在AI时代,消费端杀手级应用踪影难觅,而投资机构也不再指望IPO作为退出方式。资金继续涌入AI赛道,金额和规模都比之前更大,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上的钱太多了。
Jenny Xiao,Leonis Capital合伙人、前OpenAI研究员提到,AI时代VC投资资金规模大幅增加,许多基金在种子轮就要求公司融资五百万到千万美元,因为对它们来说,2亿或3亿美元的收购价没有任何吸引力,它们想要的是200亿美元的结果。
当市场上钱太多时,VC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往往会被压缩。Jenny Xiao将现在的这个时间点类比于2020年和2021年,那时的投资热点是SaaS公司,大量VC向SaaS领域投入重金,导致很多基金在2021年回报表现糟糕,甚至出现亏损。
AI进展到2025年,我们看到风投基金普遍看好AI应用在这一年爆发,但现实是,AI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此前被外界看好的明星AI应用公司接连倒闭,或被科技大厂以极低价格收购。原因之一是开发应用的AI初创企业太容易被大模型公司的能力所吞噬。
因此,在AI时代,创业团队的护城河变成了“会营销”、“执行力强”、“速度快”等特质。快速上线、迅猛营销、引爆话题,即使公司倒闭或被低价收购,也能让基金们快速退出。这就是AI时代的投资新常态。
最后,对于AI时代的投资人来说,IPO不再是退出方式。许多科技公司和AI公司都没有IPO计划,因为私募市场的资金已经非常充裕。二级市场如今非常活跃,VC的退出路径已从依赖公开市场转向二级市场交易。所以对于许多AI公司而言,上市没有必要。
综上所述,在2025年过半之际,硅谷的投资人们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因为AI技术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大模型的商业逻辑不一定走得通,而消费端AI杀手级应用还未见端倪。但更重要的是,创业的玩法在AI时代已经改变,对VC投资机构以及对创业者们都是如此。这样的变化在2025年下半年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