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生的桥梁:历史与自然的奇迹
中国广东树生桥
基本概况
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有一座名为树生桥的奇特小桥,它又称鹏涌桥。这座桥由三棵榕树的气根跨过容里鹏涌形成,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至今已有超过300年的历史。整座桥宽约2米,长超过6米。
树木特征
桥上的气根最粗处直径达到了30厘米,这三棵古老的榕树每棵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并且,这些榕树还在继续生长,使得这座桥也变得越来越坚固。桥面上铺了木板,仔细观察会发现桥底下实际上是由树根搭建而成的。
周边村落
树生桥坐落于树生桥村,这个村落在明隆庆年间形成,周围的居民陆续迁入。村子里有鹏涌河流经,因有这座由榕树形成的桥,所以被称为树生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桥基下存留石匾一块,上面刻有“鹏涌桥乾隆乙未”字样,应是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之物。
印度乞拉朋齐的树木桥梁
建造背景
乞拉朋齐属于印度,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被称为“雨极”,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这样的环境中,木制建筑很难长久存在,但当地却有一座已有五百年历史的树木桥梁,且越来越坚实。
建造过程
在这座桥梁出现之前,当地建桥遇到诸多难题,很多桥梁因长时间被雨水侵蚀或承重能力不够而坍塌。后来人们发现河边生长着根系发达、韧性结实的参天大树,便想到利用树木的根系建桥。他们先在河两岸固定支点,借助人力引导树木根系向对岸生长,最终两岸树木根系连接形成纯天然的树木桥梁。
优势特点
这种建造方式使桥梁无需担心被侵蚀,因为有侵蚀后会有更新鲜的树枝生长出来,生生不息,会越来越坚固。现在人们已利用这种树木建造了很多类似的桥梁,据了解,这种桥梁每次能够承受的人数可达五十人。
委内瑞拉的树根之桥
基本信息
树根之桥位于委内瑞拉的洛斯奇莱斯国家公园内,由热带雨林中的黑檀木和红木的树根纵横交错、自然生长形成,已有500年的历史,却依然坚固如初。这座桥长达100米,由于树根形状各异,桥梁形态也各不相同,有平坦路面、陡峭斜坡,甚至还有类似洞穴的结构。
形成过程
数百年前,一场大雨后一棵大树被洪水冲倒,树根横跨在河流两岸,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树木倒下,它们的树根与之前的树根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桥梁。
价值意义
这座桥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完全依靠自然力量形成,未使用任何人造材料。同时,它还具有科研价值,科学家可通过研究它了解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树木生长和繁殖的规律。此外,它也为建筑师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即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建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