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影石创新(Insta360)创始人刘靖康在上市采访中的核心观点,结合行业背景分析,“硬件是馒头,AI是蘸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未来十年科技产业的本质关系。以下为结构化解读:
🍞 一、核心隐喻:硬件与AI的共生关系
硬件是“馒头”(基础刚需)
不可替代性:未来十年硬件仍是物理世界的必要载体(如相机、传感器),承担数据采集、功能实现等底层需求。影石创新的全景相机通过硬件创新解决用户记录生活场景的痛点(如迪士尼烟花、家庭聚会),使“无感记录”成为可能。
长期价值:硬件需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影石五年前布局科创板即体现“长期技术投资”的战略定力。
AI是“蘸料”(增值工具)
辅助性角色:AI优化体验(如图像算法增强画质)、提升效率,但无法脱离硬件独立创造核心价值。
场景化应用:AI的价值取决于硬件场景。例如,影石的AI算法需依托相机硬件实现全景防抖、自动剪辑等功能。
⚖️ 二、行业竞争逻辑:从“参数内卷”到“体验创新”
刘靖康提出关键洞察:影像市场应类比“游戏市场”而非“家电市场”:
收敛市场(如家电、自动驾驶):竞争维度有限(性能、价格),易陷入同质化红海。
发散市场(如影像、游戏):
用户为“独特体验”付费(如全景相机的沉浸式记录),非单纯参数;
容纳多玩家共存,例如大疆进军全景相机是行业扩张而非零和博弈。
🚀 三、企业实践验证:影石的差异化路径
打破硬件“死亡陷阱”
在“尸横遍野的硬件战场”中,影石以全景技术切入细分场景,避开与传统巨头的直接参数竞争。
AI赋能硬件体验
通过AI算法实现“锦上添花”,如自动生成短视频、智能追踪等增值功能,但根基仍是硬件创新。
🔮 四、未来十年趋势:刚需硬件+AI增值的普适性
出海领域验证:
中国硬件企业凭借供应链与技术优势出海(如安克创新),而AI需本地化适配场景才能增值。
用户需求本质:
硬件解决基础需求(记录、连接),AI提供个性化效率提升,两者缺一不可。
💎 结论
“硬件是馒头,AI是蘸料”的本质是:
硬件创造核心价值场景,AI优化效率与体验;脱离硬件的AI如同无根之木,而缺乏AI赋能的硬件将失去竞争力。
影石的上市成功印证了“硬件创新+AI辅助”模式的可行性,也为中国科技企业提供了出海范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