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中国,科学家团队近期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并创造了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和全球最小尺寸脑控植入体的三项世界之最。这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在医疗健康领域,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情况也非常乐观。这项技术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如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等群体提供了运动替代的可能性,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存质量。受试者自2025年3月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术后至今一个多月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的情况。仅用2至3周的训练,受试者便实现了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跟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中国团队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具有无线信号传输、无线充电的特点,实现了对患者友好的人性化设计。此外,与埃隆·马斯克创办企业Neuralink使用的神经电极相比,中国团队在神经界面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研制出了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截面积仅为Neuralink所使用电极的1/5到1/7,柔性则超过Neuralink的百倍,植入后让脑细胞几乎“意识”不到旁边有异物,可最大程度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
此外,中国团队还创造性地实现了神经解码器的动态优化,可在十几毫秒窗口期内完成神经信号的特征提取、运动意图解析及控制指令生成全流程。动物试验已验证了该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在猕猴中成功实现仅凭神经活动控制计算机光标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目标引导下的脑控打字。
综上所述,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迅速,特别是在中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在医疗健康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实际效果。